销售热线:0516-83250817189 1484 0086
首页  /  新闻

【腹腔镜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

发布于 2021-09-01

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,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。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可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,更重要的是维持了子宫的生理功能,保持了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,对下丘脑-垂体-卵巢-子宫轴的影响最小,有利于术后患者的身心健康。

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

1、中等大小(直径<9cm)的浆膜下子宫肌瘤;

2、中等大小(直径<9cm)的肌壁间子宫肌瘤,且肌瘤的数量最好不超过3个;

3、子宫后壁肌瘤和嵌入肌层过深的肌壁间肌瘤,可考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,但术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腹腔镜下的缝合技术。另外,术者应在术前进行超声和宫腔镜检查,以了解肌瘤的生长部位、大小和数量,这对确定是否行手术是必须的。对于宫腔内的黏膜下肌瘤,行宫腔镜下的肌瘤剔除术可能更合适。

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过程:

1、麻醉:专业的麻醉师为患者进行麻醉,患者可以进行全程无痛化治疗,减轻了手术为患者带来的身体及心里痛苦。

2、打孔:医生们无需象传统手术一样切开患者肚皮,而是将三个细细的“器械手”戳进患者的腹部。由于切口很小,手术感染的机率大大的降低,术后患者也不用长时间的输入大量抗生素了。

3、医用监视器观察

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,通过内窥镜摄像机把反映器官内窥情况的像传导出来,通过医用监视器医生可以观察清晰细节的腔内组织,同时利用腹腔操作器械完成各种高难度手术。

4、切开子宫肌层

5、进行子宫肌瘤的剥离

子宫肌瘤剥除后创面往往出血严重,因此娴熟的子宫肌瘤剥离技术是关键,可以使患者子宫其他正常组织尽量受到较小的破坏,对于带蒂的浆膜下子宫肌瘤,腹腔镜是最适合的。

6、腹腔镜下缝合

腹腔镜下的缝合技术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,子宫肌瘤剥除后创面往往出血严重,靠点凝止血不能奏效,必须靠快速的缝合。

7、取出肌瘤

用碎瘤器取出子宫肌瘤,冲洗腹腔,查看切口无渗血,最后排空腹腔内气体,拔出器械,手术结束。

切开子宫肌层、剔出肌瘤、缝合子宫切口、取出肌瘤,这4个步骤在操作技术上难度较大,可发生与这些操作相关的一些特殊问题,因此,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以下几项基本原则:

(1)必须掌握微创手术的原则:避免腹腔感染,使用精巧和无创伤的器械,除子宫肌瘤以外,不触及盆腔的任何器官,对子宫进行轻柔和无创伤操作。

(2)每个肌瘤都必须单独剔除:不能同开腹术切除子宫肌瘤,经过1个子宫切口切除尽可能多的子宫肌瘤。

(3)必须沿着肌瘤与邻近肌层间的界面进行肌瘤分离:被压缩的肌纤维和转向的子宫血管组成的假包膜使分割面界限清楚,以保留邻近正常的肌层,避免损伤由于子宫肌瘤压迫已经扩张的,且可能是大量出血来源的肌瘤周围血管。

(4)尽可能减少使用电凝:子宫肌瘤切除后,为达到切口处止血,必须尽可能少使用电凝。

(5)子宫切口缝合的要求:任何技术上的缺陷都可能导致术后妊娠期间发生子宫破裂,因此子宫切口的缝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:①除了有蒂的子宫肌瘤以外,其他子宫肌瘤切除部位必须缝合;②必须缝合子宫切口切缘的全层,这样才可能避免术后在肌层内形成深部血肿,这种血肿能够使瘢痕组织变弱且可能继发瘘管形成;③当进入子宫腔或子宫肌瘤剔除后子宫肌层缺损很深时,需要分两层缝合,这种缝合也可在腹腔镜下完成;④如果缝合子宫切口有困难,应该毫不犹豫地应用腹腔镜辅助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,应用腹腔镜暴露肌瘤,开始或完成肌瘤的剜除,然后以传统的方式,通过腹壁小切口进行子宫切口缝合。

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并发症

(一)腹腔镜手术的特有并发症

1、与气腹相关的并发症。如高碳酸血症,皮下气肿,气体栓塞等。

2、腹腔穿刺相关并发症。如腹内空腔或实质性脏器损伤,腹膜后大血管损伤等,经穿刺孔疝出的戳孔疝也应归于此类并发症。

3、腹腔镜专用手术器械性能缺陷或使用不当所致的并发症,如电热损伤引起的胆管缺血性狭窄,高频电流的“趋肤效应”造成的空腔脏器穿孔。

(二)腹腔镜手术的传统并发症

此类并发症本质上与传统术式的并发症是一致的,但其发生的原因、机率、严重程度、处理办法及转归却又不尽相同,如切口与腹内感染、肿瘤术后的腹内或腹壁种植、胆道损伤、术后出血等。


声明:本文重在医学知识普及,不求任何经济效益,如有侵权,及时联系我们。

生产企业名称:徐州益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(已授权)

注册证编号:苏械注准20222060603 苏械注准20212061298 苏械注准20142060203 苏械注准20182181550

广告审查批准文号:苏械广审(文)第270123-00907号 苏械广审(文)第260905-00905号 苏械广审(文)第250118-00909号
苏械广审(文)第231112-00908号

注:购买后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,注意相关事项,具体详见产品说明书

苏公网安备 32039102000381号